不该被遗忘,这次能好好看看他们了

银幕上那些战士为了抵近敌人,不惜用肉身作为掩体,掩护后面的战友。每行进一寸,就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消失。

但那是74年前——

投弹的10米,是遍布烈火与鲜血的十米。

74年后,我国洲际导弹的有效打击距离是1.2万公里。

且无法拦截。

据网友“科普”说,这个速度就是“嗖”地一下。

很自豪,很强大。

可以告慰那些长眠地下的战士们了。

他们的血肉湮灭于历史中。

新的历史由新的一代创造。

作者 | 七怪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志愿军:存亡之战》是《志愿军》系列的第二部,恰如其名,讲的是“存亡”之于一场战斗、一场战役,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运之战。

惊、悲、喜、叹,观后种种心思情绪涌上心头。

“惊”是因为《志愿军:存亡之战》沿袭了第一部浩大的战争场景,多个镜头采用俯拍形式,完美地向观众再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真实环境。

“悲”是因为它一直在用残酷的战斗和稍纵即逝的鲜活生命,让观众不时哀叹惋惜,为那一个个当年曾与你我差不多年纪的英雄人物伤怀。

“喜”是因为作为中国观众,在感受这部国产战争力作时,为同胞和国家在七十多年前免于压迫的命途觉得自豪。

“叹”则是因为时光荏苒,转眼过去了几十年,再睹一场战争,深感和平与幸福的背后,都是一群人凭着牺牲,才让我们依旧怡然生活。

于是,《志愿军:存亡之战》在今年国庆档,该是人们对“立国之战”最深切的回忆。它与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相比,则聚焦于普通战士在战场上的悲欢离合。

我相信对于观众而言,这种视角更能让人思之深切,念之悲切。

01

人物

去年看《志愿军:雄兵出击》时就从彩蛋里,看到了第二部中的几位主要人物。

我当时在想:

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

今年看《志愿军:存亡之战》,开场便是李家父子互试英雄胆的军人之姿:

李想握着红旗在院子里昂首阔步,父亲李默尹面带喜色看着儿子,妹妹李晓娇憨可爱。

一家三口让影片开场即让观众体会到温情脉脉,只是随即,当志愿军进入朝鲜后,这一家人于战场上的分合别离更让人唏嘘不已。

他们和众多志愿军战士一起,陷于著名的铁原阻击战。

那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也是志愿军拒敌于三八线以南的关键战役之一。

对于敌军来说,初到朝鲜不久的志愿军只是一个“意外来客”,有理由相信在军事装备悬殊的条件下,完全可以“请”志愿军离开战场。

当时“联合国军”有一个流行的观点:

“中国军队抵挡不了这样的攻势,等我们打回鸭绿江边,身后将留下几十万中国人的尸体”。

恰是在这种形势下,敌我双方于战场上优劣势一目了然——

2.5万志愿军正面对抗“联合国军”4个师近5万人。

在武器装备方面,“联合国军”共有1300多门火炮、180余辆坦克,此外还有空军支援。志愿军摆在阵地上的火炮仅有240余门,既无坦克也无飞机。

然而结果是:

志愿军将士把自己变成了“钉子”,牢牢“钉”在防线上。

敌人的枪林弹雨把整个铁原变成了一片火海,志愿军则在火中新生,与敌人激战12昼夜,彻底粉碎了其企图“驱离”志愿军的计划。

纵观整个朝鲜战场上,类似的作战场景比比皆是。

《志愿军:存亡之战》把这种敌我力量悬殊的场景表现得十分直接:

一方面,是“联合国军”各种在当时来说属于精尖的战术武器装备,天上飞机轰鸣,地上坦克疾驰,全副武装的敌人紧紧跟随在坦克后面持枪抵近。随着一声声炮响,阵地上的志愿军默默承受着强大的火力压制。

另一方面,这些或成熟或稚嫩的战士们,早已被战火炼成“钢铁”——

他们个个视死如归,坚守每一处阵地,每一寸土地。

李家父子、兄妹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会了团结,也学会了诀别。

中国军人在影片中质感更加饱满,形象更加立体。围绕在李家三人之间的追忆,也让观众从侧面了解到一个国家的成长和饱受压迫后的不屈。

正如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其他志愿军战士一样,置于今人的视角,同样有血有肉,甚至在军工专家吴本正身陷战场的那一刻,我认为整部电影愈发立体——

国家兴,一家兴。

国家辱,个人辱。

吴本正与众多志愿军战士交流军工产品那场戏,充分说明了彼时国家之艰难,战争之残酷。也说明对于铁原阻击战乃至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来说,朴实的战士们用血肉堆砌的防线,随着他们一个个倒下,如刀一般扎在观众心里。

02

环境

弹药距离过远击发不灵怎么办?

这是军工专家考虑的问题。

而在真实的战场上,战士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简单:

抵近触发。

专家问:

“然后呢?”

战士说:

“打得好上去三组能回来两组,打不好上去三组能回来一组。”

说得云淡风轻,理所当然。

随即在阻击战场上,刚刚还在“夸耀”的战士当着专家吴本正的面亲身演示了“打得好”的效果,接着殒命沙场。

他,是无数人中的一员。

战场的另一边,李默尹拖着残躯望着天空,牵挂着已经决定以身殉国的儿子李想。

李想在点燃火药前的那一刻,脑海中浮现的是关于家的幻境。

而妹妹李晓,早已从第一部中青涩的驻联合国代表助理,成长为坚强的志愿军前线播音员。

决战当晚,她对着麦克风唱起了家乡的民谣,战士们纷纷应和,唱着歌奔向战场……

很多年后,曾经的敌方将领在回忆录中写道:

“(在铁原)我们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发力的陆地沼泽,总是觉得找不到要打的目标,又发现目标到处都是……”

同样,也是在很多年后,中国人民志愿军被昔日的敌人称为“地表最强步兵”。

电影中志愿军夜袭美军阵地忠实还原了铁原阻止战中,“联合国军”对夜袭战术的恐惧,他们往往用坦克围成一个防区,防区内照明灯通宵工作,还时不时需要发射照明弹以防志愿军突袭。

敌人使用这种被动防御的战术,正是因为志愿军善于奔袭作战,当时“联合国军”内部还流传一个说法:

“太阳是我们的,月亮是他们(志愿军)的”。

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压制与兵力优势,志愿军采取多种自创战术,圆满完成了迟滞敌人,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为二线防御部队做好准备争取了宝贵时间。

李家父子、兄妹,军工专家吴本正等人,正是在一次又一次阻击中亲历了战友离去的悲壮,观众也在目不暇接的战壕厮杀中体会到胜利的来之不易。

正如很多年后,当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断深化改革,强化军工国防力量时,人们说这是因为我们一直患有“火力不足恐惧症”——

用血肉筑起长城,终究是迫不得已。

其实铁原阻击战留给历史的,还有后世军事学者发明的一个新的词汇:

“范弗里特弹药量”

敌人喜欢在步兵冲锋前,向志愿军阵地倾斜超过军队炮击标准的弹药量。

据后来相关资料显示,铁原阻击战时敌军曾在一小时内打了4000吨弹药,这在以往任何一次战争中都难以看到。

志愿军曾面对的,就是如此严酷的战场劣势。

吴本正刚到前线时,上级指派了三名战士担任他的警卫员,刚刚出发没多久就牺牲了两人,剩下的警卫员在最后时刻保证了他的安全,自己也成为无数逝去战士的一员。

铁原阻击战中,每个战士担负的任务不同,视角不同,想法不同,战斗方式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信念: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只是作为今天的观众,在电影院里看着他们一个个倒下,愈发感到战争的残酷与守护和平的不易。

我相信很多观众和我有相似的想法:

如果把今天我军的军事装备置于当年的战场,也许会有很多战士回家。

但他们中很多人再也没有回到故乡。

包括李想。

03

历史

2023年11月23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此次我国接收了25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335件遗物。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当年他们留在了异国,今天纷纷回家安息。

至今,在那边还有多少烈士遗骸已无法统计,其中仅铁原阻击战就让很多志愿军

战士长眠于地下。

这场战役承前启后——

既完成了国家对周边安全环境的部署,也阻绝了敌人对新中国的染指企图。

《志愿军:存亡之战》立足于当时的残酷形势:

铁原及以北地区作为志愿军重要的后勤物资囤积地,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一旦失守,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就会陷入被动局面。

志愿军了解这个道理,敌人也知道这是志愿军的软肋。

因此正如导演陈凯歌所说,这场战斗不仅是拼勇敢、拼精神,它还需要很多精准有效、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为了表现“铁在烧”的战斗场面,铁原阻击战的戏拍了三个月之久,全体主创就像“缝衣服” 一样把细节到一招一式刻画出来,力求向观众展示最真实、最残酷的战争场景。

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在去年国庆档上映,并夺得当年国庆档电影口碑冠军。

这一部《志愿军:存亡之战》更是不惜代价营造战斗场面,服装高达五万套以上。此外,影片中的铁原战场也是《志愿军》三部曲中最大的拍摄场地,足有20万平米。为了营造临津江上浓烈雾气的环境,剧组干脆把整个“战场”置于棚内,锁住“雾气”。在拍摄志愿军第63军冰河行军的场面时,全体演员在零下6摄氏度的实景中完成拍摄。

因此今年国庆档上映的《志愿军》第二部作品,能够在视觉和心理上对观众形成足够的震撼冲击。

恰如陈凯歌所言,通过影片中真实的战争场面和人物刻画将大家带回70多年前的铁原战场,“可以再次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们战退敌人的英勇风姿,共同追忆这场存亡之战中那群最可爱的人”。

影片中,临战之时战士们纷纷表示:

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

历史上,第187师第561团第3营,顶住数倍于己的敌军10多次进攻,坚守阵地4天3夜,毙伤敌1300多人,为稳定第一线防御阵地起到了重要作用,被授予“守如泰山”锦旗。

第563团第3营第8连连续奋战4昼夜,打垮敌人一个加强团的13次冲锋,以伤亡16人的代价,毙敌800余人的辉煌战绩,荣获“特功第八连”称号,连长郭恩志被记特等功,荣获“一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此外还有“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第577团第5连,以及“独胆英雄”徐申等英雄团体和模范个人。

以上战绩,均被《志愿军:存亡之战》完美再现。

如前所述,近年来国家陆续开展志愿军历史遗骸回国工作,用最高的礼遇来迎接英雄,亦是向全体国人彰显当年那场“立国之战”对于新中国的重要意义。

无论史实还是电影,全体志愿军战士“敢于挑重担,敢于打恶仗,不叫苦,不叫累,不怕孤军作战,不怕流血牺牲,发挥独立作战能力,像钉子一样,钉在前沿阵地上”的意志,不仅是国人的骄傲,也是今年国庆期间对存于中国人记忆的回顾:

“报告,我们回不去了。”

战士说。

银幕上那些战士为了抵近敌人,不惜用肉身作为掩体,掩护后面的战友。每行进一寸,就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消失。

但那是74年前——

投弹的10米,是遍布烈火与鲜血的十米。

74年后,我国洲际导弹的有效打击距离是1.2万公里。

且无法拦截。

据网友“科普”说,这个速度就是“嗖”地一下。

很自豪,很强大。

可以告慰那些长眠地下的战士们了。

他们的血肉湮灭于历史中。

新的历史由新的一代创造。

如今,我们通过银幕缅怀那场震撼人心的战役,同样也是让英雄儿女们在电影这

个特殊的形式中永生。

存亡之战,不止于历史。

也是今天中国人对和平生活的珍惜,以及对他们的缅怀与致敬。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条评论

评论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 2025 yingkutv.vip  E-Mail:984484000@qq.com  

观看记录
    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 在线短信轰炸机|免费短信轰炸机|云呼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免费短信轰炸机 云呼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电话轰炸免费 免费电话轰炸 在线电话轰炸 电话轰炸机2021 免费短信轰炸 免费电话轰炸 永久免费轰炸 呼死ni在线试用 短信轰炸机 在线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电脑短信轰炸机 软件破解免费使用在线试用 在线云呼 云呼网页版 呼死ni网页版 呼死ni破解版2021 云呼免费 云呼破解版 云呼网页版 云呼轰炸 三网机主 支付宝机主 查档狗 婚姻记录查询 云呼官网|呼死ni|稳定的极速呼叫系统 云呼官网 呼死ni 稳定的极速呼叫系统 短信轰死你在线试用 轰死你在线试用三分钟 轰炸机在线试用 试用3分钟轰炸网站 轰炸网站试用 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在线短信轰炸机 免费短信轰炸机 呼死你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免费电话轰炸 免费轰炸机 轰炸系统免费版 轰炸免费网页版试用 电话呼炸机免费版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呼死您软件在线试用|云呼试用三分钟|云呼网页版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 呼死您软件在线试用 云呼试用三分钟 费电话轰炸网页版|免费短信轰炸|免费轰炸手机|手机免费轰炸|电话轰炸免费 费电话轰炸网页版 免费短信轰炸 免费轰炸手机 超级云呼 呼吧云呼 爱酷云呼 最牛云呼 极速云呼 专业代呼 电话代呼 云端呼叫服务平台 云呼首页 云呼网页 云呼网页版 领先的极速追呼系统 云呼网页版 电话云呼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 云呼试用三分钟 米酷CMS影视 米酷CMS源码 免费影视源码 影视源码免费 免费轰炸机|短信轰炸机免费|免费短信轰炸机|免费电话轰炸|轰炸机免费版 免费轰炸机 短信轰炸机免费 免费短信轰炸机 免费电话轰炸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 云呼网页免费版 云呼网页版 云呼在线试用 爱酷云呼 呼吧云呼官方 安卓云呼 大嘴巴子云呼系统 极速解析 极速影视解析 vip视频在线解析 极速无广告视频解析 永久免费轰炸电话网页版 轰炸自助下单网站 短信网页在线轰炸 号码轰炸机免费版 试用3分钟轰炸网站 永久免费轰炸电话网页版 短信轰炸机网页 在线短信轰炸机 免费短信轰炸机 云呼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云呼破解 呼死你软件破解版 短信轰炸机app 云呼 2021 免费电话轰炸 电话轰炸免费 短信轰炸免费 免费短信轰炸 免费呼死你 呼死你免费 #20320;软件破解版 呼死你app 三网定位 三网机主查询 全家户籍查询 名下手机号查询 免费网站源码 网站源码免费 苹果cms免费模板 免费影视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