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档结束了,我有1.5语

小镇青年有三宝:

哎呦卧槽这个好!

作者 | 布赫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观众爱看,一年拍一百部不嫌少。

如果观众不爱看,一年拍十部也嫌多。

这就引申出一个涉及心理学的问题:

“如果影片开始五分钟之内无法让观众沉浸到故事里,那么这电影就够呛了。”

同样可证,只有当观众喜欢,才能引发舆论关注,进而在社交平台上产生共情话题。这一点深刻影响到观众作为个体如何拓展社交生活——

任何文化产品,必须要有社交属性。

包括电影。

对,任何档期的电影都该具备这个属性。

“不社交,为什么要去看电影?社交,为什么要去看电影?”

这是2024年关于电影的消费观点。

如今大多数人愿意在视频平台上花几十块充会员,电影、电视剧随便看,时间上还能自由支配。连某瓣主力网友都开始启动“预警机制”——

让爱看电影的人把最近上映的电影先骂一遍,然后静观其变。

当然,这个问题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有提及——

不是电影看不起,而是会员更有性价比。

最重要的是,在几篇行业文章的评论区里,“现在的电影不好看”意见占多数。

我相信能讲真话的人不是水军,也不是行业内的人。

那电影为什么不好看呢?

网上评分高的电影票房就一定好吗?

现实往往打脸,尤其是当今年几个档期内大盘总体遇冷的情况下,国产电影依附于社会整体环境的快消品特质尽显。具象化地呈现为——

触不着观众G点的故事,就不能让观众买单。

然而现实就是观众走出电影院后,无论是朋友还是情侣,大家不讨论剧情了,该干嘛干嘛,转身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如何评价最近上映的XXX”这类问题时,老实人选择无视,撸丝儿选择直喷。

于是就有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电影上映前,“导演震惊,观众泪目”说得天花乱坠。电影上映后,轮到“草根”主场时,就出现了舆论完全颠倒的情况。

公式化、套路化,不接“地气”,同时还要面对其他文娱产品的冲击。

观众说话了:

“我现在一个月能看一部电影就能在某瓣装X充发烧友,你说是为什么?”

01

某两位喜剧编剧去香港时被周星驰接待,据说星爷请他们吃饭,席间请教了一些内地电影发展的现状和观众的喜好,两位后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听进去了,随后周星驰就拍了一部《新喜剧之王》……

也可能他是听岔劈了。

市场存在变量,这个变量一定要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流行导向有关。所谓“我欠星爷一张电影票”只是文艺咖们的自弹自唱,真掏钱还得看小镇青年。

他们才是电影市场的真正消费主力。

如果他们不认可、不买单,那某瓣评分再高也只是聊以自慰。

这里说的“小镇青年”不是专指十八线小城市的群体,而是泛指所有城市中收入处于中低阶层的消费群体。

他们是第一时间感知社会变化的人群,也是决定票房呈现的主力。

更是对社会时事、民生生活感触最深的阶层。

所以不要低估他们的智商,他们和圣斗士一样——

“用过的招数,再使第二遍无效”。

因此现今的国产电影市场不是两极分化,而是“高低不搭”:

上游产业的主体精力放在产品的生产力上,业界认为现在电影院放映的电影数量与银幕数量不成正比,需要提高产能。

我认为恰恰相反,现在电影“产能过剩”,原因很简单——

生产的电影再多,如果“够”不着观众的G点,都属于产能过剩。

没人看拍来干嘛?

所以问题回到起点:

电影,到底是拍给谁看的?

02

小镇青年有三宝:

哎呦卧槽这个好!

他们评价一部电影入不入心的理由也体面:

要么浪得可以,要么打得过瘾。

一些业内人士无法跳脱行业局限,仅仅从专业角度解析一部电影的市场接纳度,或镜头语言或拍摄技巧,这都是学院派的作风。这类评述只能吸纳文艺青年的追捧,他们可以学到一些词汇好在社交平台上立人设。

小镇青年无感,他们不是没文化,只是用最简单的视角和感受品味一部电影是否能带来情绪价值。

是的,情绪价值。

这个词也在以往的文章里出现过多次。

再细分出来就是“共情、嘴替、代言人”。

它是一个社会化的舆论引导趋势,大众每天接收的信息很多,互联网时代以前的文娱消费生活和现在的文娱消费生活,基本可以形容为“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的差距。“高大上”的主题表达形式不再能受到消费主体的青睐。

举个例子:

《银河写手》这部电影质量不错,它讲述了国内编剧人的生活,很有些美式生活喜剧的气质,但它的题材是“编剧”这类人群。票房不理想,普通观众观影时难以产生共情。某瓣评分不高,参评者也多以行业内人士为主。

然而主演宋木子、合文俊在某站上的短视频内容颇受欢迎,题材多以“职场那点事”“生活的无力感”为主。网民爱看,评分较高,原因就是他们的艺术加工,让这些看着很痛的事情变成了可笑可乐的段子。

大家一看,这个好玩,能闹腾起来,于是瞬间认同。

那看官要问了:

为什么他们不把最受欢迎的内容拍成电影呢?

我说:

不纠结这个问题。

因为还有一个范文示例。

03

1989年,国产恐怖片《黑楼孤魂》上映,海报主打宣传语“儿童不宜”。

这是当年国产电影的一种司空见惯的营销背景,时有相声说:

“你不懂,不宜就是宜”。

黑市上《黑楼孤魂》的电影票能卖到六块钱一张(当时正常票价几毛钱),就这都有人追着票贩子买。上映后观众反响之热烈,堪称国产恐怖片高光时刻。据流行的传闻还有观众在看电影时被吓死,被禁映后名气更响了。

要知道在1980年代这种电影国人闻所未闻,厉鬼索命是一方面,结合时事(运动结束不久)讲述动乱年代的悲剧是另一方面。大多数观众都是“过来人”,对过去的时代记忆犹新。

彼时的观众观影后,除了表示“怕怕”外,对“那时候”的事情讨论不止。

尽管因为各种原因,《黑楼孤魂》最后真相的是:

“都是假的,是几个人在医院说故事”。

但不妨碍它成为国产恐怖片经典。

可往后的近四十年,国产恐怖片结合不了当下热点不说,结局也是千篇一律的“装疯卖傻、幻觉幻听”,这让恐怖片这个片种的地位也愈发尴尬——

对于电影宣发人士而言,很绝望啊!

以前还能在“七月半”集火上映,套路见多了,观众也知道怎么回事了。

渐渐地,“国产恐怖片=烂片”成为共识。

所以现在恐怖片这个小片种基本上退至网络电影平台,当然,如果是现代背景的故事,依然需要用“装疯卖傻、幻觉幻听”作为陈词。

是这些编剧导演和演员不努力吗?

不是。

是他们必须做出的让步。

这也让原本可以成立的故事失去了真实感。

观众反应很直接,他们会表示理解,同时也会选择用脚投票。

04

中国内地电影观众主体以月收入10000元为一个中间值,收入越高,观影占比越小,反之亦然。因此它总体呈“纺锤型”布局。

平均月收入6000-10000元的群体占比最高,其次是月收入3000-6000元的社会群体。

先记住这个数据,这是举证案例的重要依据。

这个群体对商品,包括文娱产品的恒定标准是“性价比”合适。

通俗地理解即“花钱进影院,看的就是个痛快”。

只不过这十几年来,人们对视觉特效逐渐免疫,开始追求情绪感受。

如果电影产品无法满足他们的情绪需求,人们转向流媒体,尤其是在碎片化流媒体中满足情绪触感也就不足为怪,道理如“泡沫”一样——

短时间内快速聚焦营造的热潮,依托于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也依赖于整体市场良好的运营环境。一旦产品质量稳中向劣,上游供应者又迟迟无法做出改变,那么观众口碑就会下滑,缺乏消费者认可,市场就不存在“根基”。

那么今天看到的许多行业营销就是无效工作。

无论首映礼上请行业大拿站台,或是明星都说好之类的视频营销,最终落地反馈还是社交平台的素人舆论。

正面案例如去年国庆档和今年春节档张艺谋的两部电影,以及被人认为不可思议的黑马《周处除三害》等。

简单直说,市场认可度颇高的理由是:

真实。

其中关于社会阶层、互殴定义以及“草根思维”等符合主体观影群体的生存状态、对社会生活的直观感受。

如果做不到,那不妨再简单粗暴一些,如《异形:夺命舰》这类老IP的产品,不用思考,不用大而化之地上升到社会意识,就是“爆裂”。

在两个小时内看到没有删减的画面,激发肾上腺素,在一堆好人好事、家国天下里显得很另类,这样做也可以。

05

市场的形成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

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诞生一部大家都认可的好作品的土壤。

“商业化、市场化”当然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不过首先要考虑“拍给谁看”,或者换个角度:

“凭什么拍出来一部好作品?”

这个“好”同样要跳出行业的思维局限,更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环境。

今年“扑街”的电影很多,这个结果大家都没想到。

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认为不应该简单归罪于观众太“杠”,本来票价就不便宜,为什么要求观众一定要看完电影后给好评?

表面上看几个档期内片种不少,结局都一样:

结局不能BE。

也许把三个问题罗列出来会一目了然:

一、影视剧本身就是情绪的产物,需要突出,也只能突出一个中心思想。它需要留给观众探讨的空间,而非最后强行升华并一锤定音。“一言堂”就会导致观众无感——

既然都没有讨论价值了,那干脆不看了。

二、观众,尤其是上述月收入范畴内的观众阶层,需要一部或几部文化作品为其发声。如果电影做不到,那么电视剧呢?微短剧呢?视频小段子呢?话剧和音乐剧呢?

总要有一种文化产品能成为观众嘴替,谁掌握了观众心态,谁就是当红炸子鸡。

三、尽管现在全球电影市场大环境进入冷静期,但不是为票房开脱的主要理由。还应考量具体的社会文化生活和观众主体变化,文创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它永远是先下沉,再提升。

就像京剧和相声等民间曲艺一样,如果从业者都不能下沉到群众中去,不了解观众想看什么,那么作品无所谓好坏,只有冷暖。

以上三个问题能一一落实,电影产业才有继续发展的希望。

回到本文开头的意见:

“不社交,为什么要去看电影?社交,为什么要去看电影?”

电影一定要具备社交属性,才有其存在的价值。

否则都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那要观众干嘛?

他们买会员就好了。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条评论

评论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 2025 yingkutv.vip  E-Mail:984484000@qq.com  

观看记录
    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 在线短信轰炸机|免费短信轰炸机|云呼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免费短信轰炸机 云呼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电话轰炸免费 免费电话轰炸 在线电话轰炸 电话轰炸机2021 免费短信轰炸 免费电话轰炸 永久免费轰炸 呼死ni在线试用 短信轰炸机 在线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电脑短信轰炸机 软件破解免费使用在线试用 在线云呼 云呼网页版 呼死ni网页版 呼死ni破解版2021 云呼免费 云呼破解版 云呼网页版 云呼轰炸 三网机主 支付宝机主 查档狗 婚姻记录查询 云呼官网|呼死ni|稳定的极速呼叫系统 云呼官网 呼死ni 稳定的极速呼叫系统 短信轰死你在线试用 轰死你在线试用三分钟 轰炸机在线试用 试用3分钟轰炸网站 轰炸网站试用 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在线短信轰炸机 免费短信轰炸机 呼死你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免费电话轰炸 免费轰炸机 轰炸系统免费版 轰炸免费网页版试用 电话呼炸机免费版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呼死您软件在线试用|云呼试用三分钟|云呼网页版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 呼死您软件在线试用 云呼试用三分钟 费电话轰炸网页版|免费短信轰炸|免费轰炸手机|手机免费轰炸|电话轰炸免费 费电话轰炸网页版 免费短信轰炸 免费轰炸手机 超级云呼 呼吧云呼 爱酷云呼 最牛云呼 极速云呼 专业代呼 电话代呼 云端呼叫服务平台 云呼首页 云呼网页 云呼网页版 领先的极速追呼系统 云呼网页版 电话云呼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 云呼试用三分钟 米酷CMS影视 米酷CMS源码 免费影视源码 影视源码免费 免费轰炸机|短信轰炸机免费|免费短信轰炸机|免费电话轰炸|轰炸机免费版 免费轰炸机 短信轰炸机免费 免费短信轰炸机 免费电话轰炸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 云呼网页免费版 云呼网页版 云呼在线试用 爱酷云呼 呼吧云呼官方 安卓云呼 大嘴巴子云呼系统 极速解析 极速影视解析 vip视频在线解析 极速无广告视频解析 永久免费轰炸电话网页版 轰炸自助下单网站 短信网页在线轰炸 号码轰炸机免费版 试用3分钟轰炸网站 永久免费轰炸电话网页版 短信轰炸机网页 在线短信轰炸机 免费短信轰炸机 云呼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云呼破解 呼死你软件破解版 短信轰炸机app 云呼 2021 免费电话轰炸 电话轰炸免费 短信轰炸免费 免费短信轰炸 免费呼死你 呼死你免费 #20320;软件破解版 呼死你app 三网定位 三网机主查询 全家户籍查询 名下手机号查询 免费网站源码 网站源码免费 苹果cms免费模板 免费影视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