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制霸内地院线,回顾宫崎骏与黑泽明的世纪对话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制霸内地院线,回顾宫崎骏与黑泽明的世纪对话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4月6日18时14分,2024年清明档(4月4日-4月6日)总票房突破8.23亿,超2021年清明档票房成绩,刷新中国影史清明档票房纪录。

其中,宫崎骏新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清明档期票房超3.8亿,超过影片《我的姐姐》,刷新中国影史清明档上映新片档期票房纪录! 目前,该片中国内地票房超过4.4亿,超过日本本土票房,成为该片全球第一票仓。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是由宫崎骏执导并编剧,吉卜力工作室负责制作的动画电影,于2023年7月14日在日本上映。

该片讲述了少年牧真人的母亲葬身火海后,他随父亲与继母组成新家庭。深陷悲伤的真人阴郁孤僻,难以融入新环境。一次意外,他跟随一只会说话的苍鹭闯入废弃的神秘塔楼,却不料进入了奇幻的“亡灵世界”,开始了一场不可思议的冒险故事。

考虑到宫崎骏已经83岁高龄,这很可能这是他创作生涯的最后一部影片。

宫崎骏执导动画长片列表:

1979年:《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

1984年:《风之谷》

1986年:《天空之城》

1988年:《龙猫》

1989年:《魔女宅急便》

1992年:《红猪》

1997年:《幽灵公主》

2001年:《千与千寻》

2004年:《哈尔移动城堡》

2008年:《悬崖上的金鱼公主》

2013年:《起风了》

2023年:《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2014年11月9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授予宫崎骏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这是黑泽明在1990年得奖后之后,第二个获此奖项的日本人。宫崎骏当晚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将会继续短篇动画的创作。

还在1993年的时候,正在成为巨匠的宫崎骏,以一个采访者的身份,对已是大师的黑泽明进行访谈,当年52岁的宫崎骏在黑泽明面前依然有些紧张局促。对谈中,两人互道做电影的苦水,吐槽宣传电影时不得不回答电影主题之类的问题。而他们关于电影制作和动画制作的细节讲述,让人受益匪浅。

黑泽明、宫崎骏在门口张望富士山的云层

宫崎骏来到黑泽明位于御殿场的别墅。黑泽明在门口相迎,说:今天其实挺遗憾的,只能看到半个富士山。宫崎骏问:标高是多少呢?黑泽明说:御殿场的标高是600米左右,所以那边应该更高一些。上到这个高度后,御殿场那边的世俗气息就完全感觉不到了。我从很久以前起就在寻找一个只看得到富士山的地方。要找这样一个地方很难。所以最后买的是相邻高尔夫球场并能看得到富士山的房子。宫崎骏问:是很久以前了吗?黑泽明回答:是的,因为我从26岁起,就在御殿场这里工作了。宫崎骏说:26岁的话,还是战前呢。两人从门廊望向远方的富士山,黑泽明说:现在云层变低了,刚才还能看得比较清楚呢。如果是早上的话可以看到完整的富士山。宫崎骏问:是吗?现在那边是不是在下雨啊?黑泽明说:下得比较小,类似雾雨吧。两人走了出来,黑泽明说:这里的云层很有意思,时刻都在变化。张望片刻,黑泽明对宫崎骏说:好了,进来吧。

两人进入住宅客厅,宫崎骏夸赞黑泽明家的椅子:椅子也很棒啊。黑泽明说:这是国宝级木工黑田辰秋的作品,同时也是他本人最为中意的作品之一。两人坐下,对谈开始:

宫崎骏:

我的工作应该也属于电影领域,而最让我头疼的事,就是经常被问到一些关于影片本身的问题。因为我明明已经将自己的想法全部放在片子里了嘛。

黑泽明:

正是这样。没有放进去的东西,再解释也没有用。所以啊,虽然被别人要求在观众入场后上台讲话,但实际上,根本没什么可说的嘛。想说的都已经放在作品里了。

宫崎骏:

对嘛。我一被问到“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就会感到很搓火。

黑泽明:

的确让人头疼啊。当初宣传《影武者》时,我曾被邀请到美国并上台讲话。因为对方想体现出银幕上放映的是黑泽的《影武者》,而真正的黑泽就在这个大银幕后面。这种事的确太让人头疼了。

宫崎骏:

每到这种时候,就必须很自信地摆出一副“这就是我的作品,怎么样啊!”的表情来。实际上,每次我都会发现很多搞砸的地方,然后心情就会变得越来越苦恼。不过每当我这样想时,也就是必须上台讲话的时候,一叫到监督就必须上台,同时必须摆出一副威风堂堂的样子……

黑泽明:

我倒是没有摆出很威风的样子。另外由于后期制作的原因我已经把片子看过好几遍了,所以根本不想再看了。

宫崎骏:

是啊,的确是这样。我理解您的感受。

《袅袅夕阳情》剧照

黑泽明:

看了这次的《袅袅夕阳情》,你有什么感受?

宫崎骏:

百闲老师(松村达雄)和夫人(香川京子)在一间三叠的小屋里开始了朴素的生活。我很喜欢这部分情节,学生们也拜访了这间简陋的小屋。当时夫人进来招待他们时,首先将装有下酒菜的小碟子放在了壁橱的架子上。然后再分别端给他们吃,看到这个镜头后我很感动。这种细致的小动作,我平时都没有注意过。之后为了倒酒,夫人就消失在小屋的另一侧了。虽然我不知道那边有些什么东西。但还是感到夫人在这种狭窄的空间里依然能活动自如,看起来一点也不拥挤。日本在这方面的传统特色究竟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

黑泽明:

是啊,首先这次香川君的表演的确很成功,实在很让我感动。而且关于香川君的这段动作的说明脚本里也基本没写。

宫崎骏:

是吗?我还以为是监督在里面很详细地注明了呢?

黑泽明:

不是的,因为香川君的演技很厉害,所以我决定让她自由发挥。比如当学生提出“我想帮您盖房子”时,老师生气地拒绝说“不用了”,可之后她又说“如果院子里有池塘就好了”。此时夫人并不想把百闲一个人晾在那里。同时自己也不想说话,于是就瞥了他一眼。并露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然后就出去了。回来时手里还拿着什么东西。能够随时配合着当时的情况进行发挥,香川君的演技确实很出色,很让人佩服。

宫崎骏:

我还以为是黑泽先生为了寄托男人的梦想而特意安排的呢。原来不是的。

黑泽明:

不是啦,我全部放手交给香川君去处理了。拍摄时我基本没往香川君那个方向看过。因为我对她很放心。当我对香川君这么说的时候,她只是说了句:哎呀,讨厌啦。

宫崎骏:

我很羡慕拍电影的人,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可以很痛快地喝酒,是吧?

黑泽明:

是啊,是啊。如果出外景的话,干脆就在现场喝起来了。

《千与千寻》

宫崎骏:

做动画的人晚上喝酒就没那么痛快了。因为情绪完全得不到发泄。

黑泽明:

出外景的时候,晚饭都能吃得很愉快呢。由于人数多,所以可能无法全部住在一起。但主要工作人员和主要演员差不多都是住在一起的。和这些人一起喝酒很愉快。

宫崎骏:

好羡慕你们这种感觉啊,我们一起只出去喝过两次酒。一次是开工时,一次是杀青时。除此之外就是念叨着“快画呀”来鼓劲。只靠这种方式给大家增添动力。这么说手冢君(手冢治虫)也说过同样的话呢。绝对不能让压力消失,必须时刻保持一种紧张感。

黑泽明:

如果现场气氛很愉快的话,电影的整体面貌也会变得不错。所以我会对工作人员们说:如果不在愉快的状态下拍摄的话,电影本身就会哭丧着脸,所以大家都高兴起来吧。然后还特意在现场大声地笑,这一点很重要。那种在缺少和谐的环境中拍摄的电影,从来不会出现在我的作品里。有时候别人的作品倒是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他的作品就变得非常没意思了,因为整体风貌很不和谐。

宫崎骏:

我工作的时候要一边咽着苦水,一边与僵硬的肩膀作着斗争。动画的条件很恶劣,是吧?

黑泽明:

不,动画本来就是辛苦活儿,没有办法嘛。

宫崎骏:

制造欢乐的气氛作品时,大家会一边画一边笑。因为必须自己去体会表情。制作题材深刻的作品时,大家的表情就会变得很严肃。如果这个时候进入工作室的话,就会不觉安静下来,因为气氛实在压抑。这样的作品做得多了,工作室就会带着一些阴气的东西。进入刚成立的工作室时候没出过什么作品,几年之后角落里还是会出现一些东西。比如“在这里睡觉就会遭遇金钱方面的麻烦”等,逐渐出现类似这样的东西,所以说呢?我的工作就是这么无奈。整天都要在桌子上,只露出肚子,实在不有利于健康。

黑泽明:

这么说的话,拍电影要经常出外景。干的都是体力活对健康十分有利啊。

《梦》剧照

宫崎骏:

说到外景,《梦》的最后一个故事(《水车村》)里出现了一条河,那里的风景真不错呢。

黑泽明:

那块地方找了很久才找到,位置在安阴野那里。不过为了让水显得很澄净,清得连河里的水藻都看得见,就必须防止河水倒映出天空来。因此我们调用超大型起重机在河面撑起了一张很大的黑幕布。可能当时周围的人都对我们的行为感到很奇怪吧,这样一来才会变得那么漂亮吧。是啊,另外,当天空晴朗时,天空的蓝色就会盖过树木的绿色。使树木颜色变得非常古怪,为了拍出纯正的绿色,我们往镜头里加了各种滤镜。照明方面也要动很多脑筋,真的很辛苦呢。如果滤镜的绿色过浓的话,就使用专门针对过浓色彩的灯光,同时还会用万能笔在反射镜上增加一些别的颜色。

宫崎骏:

原来这么麻烦啊,我光是看那个镜头就觉得很感动了。其实我当时看那段情节,心里也产生了想在里面加一些美术效果的欲望。就是那间水车小屋啊,我很想在上面加入一些美术效果。不过真到了现场我可能什么都做不了。我经常会想,电影的美术效果工作都很有意思似的。

黑泽明:

那些水车其实只有三台是借助水的力量转动的。其余的都是靠人力在转。拍摄结束后,我喊了“OK”,然后就马上准备开始收摊。可这时却有人喊“喂,再等一下这边还转着呢”。由于这边没有给任何指示,所以就一直拼命转着。

《天空之城》剧照

宫崎骏:

还原日本往昔的风景其实是最费钱的事了。

黑泽明:

真的是很费钱的一件事啊。

宫崎骏:

听说百闲家门口的那条坡路是仿造出来的布景啊。过程一定很辛苦吧。

黑泽明:

在那条路上花的钱可是最多的了。光是运土的卡车就是用了很多辆呢。而且还必须把它铺得十分平整。后来我决定“以后或许还用得着”,所以就保留下来吧。虽然这种事并不少见,但做成坡路和不做成坡路可完全是两个概念啊。由于那段坡路是露天布景,所以花了很多力气才让土变得厚实稳固。一开始用磙子根本不管事,必须经过人的踩踏才可以。大约过了半个月左右,经过我们平时在那干活时的踩踏,这些土终于变得厚实了,而墙板也在被雨水浇过后变得更牢固了。看来布景刚做完时不能马上使用,必须等一段时间才行。

宫崎骏:

这样一想,我就觉得有些遥远了。

《乱》剧照

黑泽明:

在《乱》里被烧掉的那座天守阁就建在离这不远的地方。当时着火的那座建筑是真东西。因为用仿制品替代的话会被马上看穿。所以就盖了一座真的拿来烧。

宫崎骏:

必须让骨架也烧起来才行吧。

黑泽明:

对,所以拍完后还足足烧了半天。

宫崎骏:

演员是通过做作业成长起来的。每当选声优时,我都会感受到有电视的时代,和过去没有电视时代的差别。您对此怎么想?特别是最近,演员的主要素质似乎已经不是演技了。而且要把自己的个性当成是才艺展现出来。

黑泽明:

这回我首次启用的演员所(乔治)君就是一个例子吧。在没有电视的时代,有一部分演员是隶属于摄制所的。他们在那里接受各位导演的训练,然后再被挑选去演戏。如今就不是这样了。演员们光靠电影养活不了自己的,甚至可以说他们都是靠电视吃饭的。如今的演员和以前比真是变了很多。所以有时候也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在摄制所里,除了那些担当主演的演员外,还有很多被称作“集体化妆间”的跑龙套的演员。藤田进(姿三四郎扮演者)等一些人就是从那里出来的,日后也都成了明星,摄制所旗下的演员很多,导演们从中挑选出人才,然后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培养。获得好评的演员将有机会尝试其他角色,当时的模式就是这样的。现在看来还是这种模式比较好啊。另外,由于始终都是电视方面的工作比较多,所以电影这方面就必须加紧拍摄。因此,演员一旦饰演了哪个角色,之后所有这个类型的角色都让他来演。这样做是绝对不行的。演员饰演了某个角色后,接下来就应该让他去尝试难度更大的角色,只有不停地给他留新作业他才会成长起来。如果一直停留在相同的地方,演技就会慢慢退化下去。目前我也在为这方面的事烦恼。

《七武士》剧照

宫崎骏:

《七武士》里的浪人们走起路来昂首阔步呢。看起来好像刚刚战斗归来似的。其实这也是时代的原因吧,当时的风气就是这样的。

黑泽明:

光是挎刀方式我就让仲代(达矢)练了一天。

宫崎骏:

需要花这么长时间吗?

黑泽明:

对,虽然一下子就走过去了,但其中却有仲代,一开始并没有晃动挎着刀,而且总感觉走得有些不平稳。武士走路时是不会上下的,所以一开始的方式是不对的。

宫崎骏:

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只要群众演员上去走一走,就能拍出那种气氛来呢。

黑泽明:

不是那样的,每个人的走路方式都不简单。有的人要晃着肩膀走,有些使枪的人要摆出使枪的姿势来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如果忽视这点的话就没意思了。所以在拍《椿十三郎》时,我让那些饰演年轻武士的演员一整天都梳着发髻,穿着戏服,挎着刀,而且是很重的刀。这样一来时间长了,他们就逐渐找到了感觉,腰部力量也能控制得很好了。

宫崎骏:

还真是需要不少时间呢。我总算明白了,真是辛苦啊。

黑泽明:

服装方面也是一样。我曾经让《七武士》饰演百姓的演员们把戏服拿回家,并告诉他们“有时间就穿一下”。我知道这样一来衣服就会被弄脏。于是我又告诉他们,破了的地方就用石头磨得更破一些,扯得变形的地方扯得再大一些。结果大家都变得非常积极,演得十分认真。如果演戏时才穿上的话,就会显得太新,那是入不了戏的。

宫崎骏:

群众场面真是十分热闹,不过当镜头扫过人群时,我发现对面角那里有一个人正在抽出手……

黑泽明:

我可没让他抽出来啊。所以“摩阿陀会”的场面也是这样,人实在是太多了,一点也不能分心。百闲老师右边的人纷纷走过来祝贺他。这段情节当时拍了很久。演员们都是在《影武者》里合作过的,所以以为应该没问题。可左边那三分之一的人,却怎么没办法和右边的人融合在一起。于是我就跟他们说,现在的演法可不对啊。只要有一个人出问题,就必须NG,所以大家都应该好好演。因为我不知道最终会拍到什么东西,以及拍出来会怎么样。于是大家就认真地演了起来。真正进入状态后,演技就会变得非常自然,可以利用上的镜头也变多了。后来在大家一起唱“月亮先生了不起”时,还有人自作主张站起来指挥大家,我心想“很有意思嘛,就这样演下去”。于是影片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黑泽明电影制作的秘密

宫崎骏:

我有一些很随便的个人想法,您在拍街道景象时,里面出现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了当时那个时代里“日本城市”的感觉。现在的人还是站在汉堡店门口的时候,感觉更和谐一些。放在其他地方就会显得格格不入。放到欧洲去的话看着就更不顺眼了,所以我觉得现在的人都演不了古装历史剧。以后古装历史剧可怎么拍才好呢?

黑泽明:

由于《七武士》的胶片已经老化了,所以音效听起来不怎么清楚。但实际上为了制造战国时代的城市音效,我们可是费了一番功夫呢。

宫崎骏:

是吗?还真是辛苦呢。

黑泽明:

另外还有各种叫卖的声音,不过肯定和江户时代的叫卖不同。应该是低声喊着:卖油啦——卖油啦——有一次我听到一声类似“眶”的声音,于是就问道“刚才的声音不错,很有战国时代的感觉,就用这样的声音吧,它是怎么做出来的”。结果有人回答说:哦,我刚才拉了根地上的铁管过来。

宫崎骏:

这就是环境音吧,制作环境音是最难的。

黑泽明:

是啊,因为是光学录音嘛!在《七武士》里很多人被刀砍死了,看音效调制器(将电流制式变成光束制式的装置)的回放时,里面出现了“啊”的惨叫。不过当人一边喊“啊”时,一边倒下时迫力其实是不足的,所以后来我对这部分进行了加工。最终制作出来一种听起来不像人发出的“啊——”的声音。很有震撼力,他们似乎也乐在其中呢。每天我们都会做出一些声音出来,并当成素材保存。于是隔壁的录音室的人就会跑过来:“这些声音到底是什么东西啊?”我们就说:“是音效调制器需要加工的东西啊。”那些声音最终被加进了《七武士》里面。被砍死的人的惨叫声就是用那种方法做出来的。音效调制真是一项很有意思的工作呢。比如机枪的声音,其实是分为四角机枪、三角机枪和圆筒机枪等几个不同类型的,但只要做出“哒哒哒”的声音,观众基本上都知道那就是机枪,因为平时已经听得很熟了嘛。光学录音分为浓淡式等很多种,有些设备就只是形式上的东西。比如东宝的那套系统就是禁看不禁用。刚见那套系统时,尝试着录了一下“啊”的声音,而且录得效果比较勉强,结果出来的声音果然跟奇怪。

宫崎骏:

哦,我倒是没有注意过这种事情。

黑泽明:

类似的事还遇到过不少呢。真要说做“战国时代的城市音效”的话肯定会很头疼的。

宫崎骏:

的确,真说要做“战国时代的城市音效”的话肯定会很头疼的。真是头疼死了,如今就算是想要录些小鸟的声音也是很难呢。不管上哪录都会有汽车的声音混进来。所以只能去孤岛上录了。可是孤岛上录又会把风声录进来。

黑泽明:

我认识一个叫三绳的录音专家十分出色,而且工作也特别细致入微。比如下雨的声音,如果镜头变化的话,下雨的声音也会随之变化。他的工作实在是非常细致,而且都收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不过观众一定都能感受到这些的,他能体验影片所带来的真实感。

宫崎骏:

声音都是在现场录的吗?

黑泽明:

是啊,即使是必须在录音室里制作的声音。也会先在现场录好后拿回去。就算混进了杂音,也要先听过这些现场录音后再进行制作。否则会把当时的感觉忘掉。

宫崎骏:

哦,相对来说动画要粗糙一点呢。

黑泽明:

不,不,动画有动画的复杂之处嘛。

宫崎骏:

没有啦,其实到了上色阶段就非常省事了。只有绘制阶段是全力投入的。

黑泽明:

如果是美国大片的话,后期制作和录音工作就要持续长达一年的时间呢。最少也需要半年。

宫崎骏:

我们在工作时只需要了解画面的具体安排,知道从哪开始从哪结束就好了。所以所谓的后期制作也只是按照程序把这些段落连接到一起罢了。不过时间安排却非常紧。有时候要求必须在两天之内全部制作好。每到这种时候,就很想带着这些东西逃掉,藏到山里面去。

黑泽明:

简单说来,把那些不要的部分去掉后,剩下的就是拍得好的部分。影片最终追求的就是把这些拍得好的部分连接到一起,光这么说倒是很容易。工作人员也都是这么想的,以为这部分工作很麻烦,需要花好几天的时间。即使从早上开始到下午三点拍摄完毕。再进行编辑也还是很费功夫。但实际上我们从早上开始到下午三点时,工作就已经全部结束了。所以大家对此都感到很惊讶呀。拍摄合战场面时也是如此。马队冲锋的场面使用三架摄影机拍摄,一共拍三次。这样最后就能得到九段镜头,从这些镜头里面挑出拍得好的部分。并把它们连接到一起,这样一来效率就比较高了。还有,在表现在马上搏斗的场面时,镜头就会拍得比较细致。所以要求演员和马能跑到比较合适的位置上。如果最后发现镜头不够的话, 我们就会把胶片翻转。这样马群就朝着相反的方向跑了,观众根本看不出来。

宫崎骏:

那刀的方向不也反了吗?

黑泽明:

一般观众是注意不到这种事的。而且大部分镜头里都没有出现刀,不过实际上真的很古怪呢。只要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刀的方向是反的。但观众就是发现不了。另外,三船(敏郎)的群战场面真是太有魄力了,有一次我正在剪辑三船的群战镜头时,突然有人来找我办事,我为了应付他就把剪辑机静止住了,过了一会儿,我不经意间瞥了一眼剪接机,竟发现三船并没有出现在画面里。他的身体已经成了一片流动的影子。只要画面是静止的,三船就永远都是一片模糊的影子。从脸部根本看不出是谁。画面活动起来之后,就可以看清三船在群战中的样子了。他的动作实在太快了。了不起,所以他的演技才那么有魄力。如果在看三船的群战场面时十分投入,就会产生错觉。以为这些场面的时间特别长,实际上还是挺短的。用胶皮算起来也就20英尺吧,不过在看的时候,却有很充实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我看的时候精神比较紧张吧。

宫崎骏:

观众的观感总是和画面相呼应的呢。

黑泽明:

是啊,类似的经历还有一次在《姿三四郎》中。有一场戏是大河内傅次郎(扮演矢野正五郎)将门马三郎的同伙扔到了沟里。扔之前他首先要对敌人使出外绊子。而扔完后他自己也差点掉进沟里。于是就挥舞着双臂保持平衡,这个动作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以至于大河内的侍从开始担心“老师坚持不住了”。但他跑过去时还是被我制止住了。由于觉得时间过长,后来又重新拍摄了一遍,不过在看样片时却发现维持平衡的那段镜头实际上相当短。之所以会担心长,可能还是因为太担心演员的安全了吧。之后我问那个被扔出去的家伙“你是不是拽了大河内啊”。但他却回答说“根本没有啊”。但重新看剪接机时却发现他果然拽了大河内的带子,看来在被扔出去脑袋朝下的那一瞬间,他本能地拉了一下大河内。所以大河内才会如此严重地失去了平衡。还有一件事也是如此,他有一次被扔出去之后是朝着沟壁的边缘落下的,我当时心想“坏了,要受伤的”。但结果他却顺利地落入水中。让我很是惊讶,为了弄清原因,我急忙去看剪机。原来在目口将撞上沟壁的一瞬,他用手推了一下石头。结果就被弹得飞了出去,他本人已经不记得这些了。当时依靠的完全是本能。

宫崎骏:

听的话,脸上的表情就会变得十分丰富。

黑泽明:

听着对方说的话,中途还会露出想插嘴的表情。如果这个人没有认真听的话,我就会给他看自己听别人说话时的表情,并呵斥道“你看看!”然后再告诉他,你的表情根本就是在耗时间嘛。如果认真去听的话,根本就不会露出这种表情。

宫崎骏:

听着很难啊。

黑泽明:

但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识嘛,作为演技技巧来说。的确是这样,这与通过分割镜头来实现的蒙太奇效果的意义是不同的吧。

宫崎骏:

在蒙太奇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却诞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作品。

黑泽明:

是啊,不过蒙太奇理论本身还是有严重缺陷的。但说到底,戏剧还是要演员去演绎的。如果否定这点,将演员看成道具的话,就大错特错了。演员还是应该化身为角色,并通过这种方式演绎出有趣的故事来。演员绝对不是道具。

黑泽明分镜头脚本的画法

黑泽明画的《袅袅夕阳情》分镜头脚本图

宫崎骏:

我看了黑泽先生画的《袅袅夕阳情》分镜头脚本,真是吃惊不小呢。您一定费了相当多的精力吧。

黑泽明:

那倒没有。我还是画得比较轻松的,没怎么拼命。

宫崎骏:

人物的面貌和演员画得相像。难道说当时就选好人选了。

黑泽明:

一开始画得并不怎么像,但画着画着,我产生了某种恶作剧的心理,认为画得像点会比较有意思,所以后来就越来越像了。影片里不是有很多下雨的场面嘛,那些都是一个镜头拍下来的。为了能顺利地通过一个镜头完成,我之前考虑了很多种方案。而分镜头脚本也把不同角度画了一遍。从这间屋子(没有基地的小屋)里侧角度拍摄的画面最终也是一个镜头完成的。总的来说,之所以要画分镜头脚本,一个是因为要告诉工作人员们“大体是这种感觉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如果你真能在纸上把他们画下来的画,就说明你已经对各方面的具体安排都考虑清楚了。比如建筑的外观,各个位置的摆设、人物的衣着等等。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我的确也在这些方面学到了很多经验。

宫崎骏:

如果画出了布置得非常豪华的场景,就会忍不住想“这一定很费钱吧”,这种事会不会在心里形成某种障碍呢?

黑泽明:

拍电影本来就是费钱的事情嘛。没关系,对我没什么影响。

宫崎骏:

我还是甩不掉这种穷酸气啊。

黑泽明:

《一代鲜师》中出现了战后被烧毁的城镇景象。一开始先委托某个工作室来制作被烧毁的房屋。后来发现地面也必须全部变成被烧焦的颜色,这项工作十分麻烦。因此最终决定在富士山的山腰来搭建场景。那一带到处是火山灰,所以地上一片漆黑。这样一来就省去了把地面涂黑的工夫。最后只要搭建一下布景就可以了。在制造烧毁的房屋时,如果只是找来一些烧焦的木棍和木炭,然后把它们胡乱散落在地上是不行的。必须先想好那里原先曾建了什么样的房子,起码不能连地基都没有吧。首先要准备一张图纸,事先规划好街道和房屋的结构。然后再从地基的部分开始做。“这里原本应该有一根柱子,所以烧过后应该留下一整根木头吧。”“这里是杂物间,那里是厨房,所以应该会有水管留下来吧。”照这个样子做完后就比较有真实感了。之后,还设想了一些构造不同的房子。比如瓦房,瓦房坍塌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还有电线杆,虽然电线杆也是被烧毁的。但由于火灾时,会突然起强风。所以电线杆一般都会被刮断,刮断后电线杆又是什么样呢?就先试着让它们先垂下来吧。于是布景就慢慢有了真实的感觉。这样的工作越做就觉得越有意思。而且对影片的拍摄也有很重要的价值。但观众却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他们看的是整体。

宫崎骏:

请容我说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我们这行都是通过漫画创造世界。虽然影片完成了,但脱离影片之后,人物在我们自己的头脑中就不再是漫画了。而是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真人,之所以要把他们画成画,也是别人要求我们去画,没有办法。虽然我们的本职是利用绘画去表现背景、表现万物、创造出一个世界。但在我们自己的头脑中,这些画全部消失了。而且还产生了某种幻觉,认为他们都是实际存在的物体。

黑泽明:

对于电影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油井君吧,他已经不是他自己了,而是成为了剧中的那个人物。所以我在拍摄现场的时候不会喊他本名,也不让别人喊。喊百闲老师时,就是百闲老师,喊夫人时,就是夫人。所君饰演的那个人物叫甘木,所以喊他时,就是甘木。工作结束后,就再也见不到这些人物了。但心中还残留着跟这些人物交往过的情绪。

宫崎骏:

啊,的确是这样呢。

黑泽明:

电影导演真是一顶神奇的生意,他们不断地去跟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但之后却再也见不到这些人了。虽然演员们能以不同的角色身份再次出现,但他们以前所扮演的那些人物,却再也无法出现在我们面前了。对于这种心情感受最沉痛的一次是在《没有季节的城市》关机时。拍摄结束后,我一个人留在那座古怪的小城里等人来接我。无聊之余我开始随便溜达,同时心想“以后再也见不到这里的人了”。想到这里我一间一间地去逛那里的集体房,并回味着“哦,这不是那小子住过的房间吗?”但马上意识到“唉,以后再也见不到这个人了”。仔细回想一下的话,从拍《姿三四郎》开始,我每次都会产生这样的心情。

宫崎骏:

分镜头是在剧本写完后开始画的吗?

黑泽明:

一般都是这样。不过有时也会边写剧本边画分镜头。有时候还会在写坏后废弃的纸上去找画下来的想法。

宫崎骏:

画得很好呢。

黑泽明:

啊?我认为画得并不好。这件事我也觉得奇怪,我以前不是想成为画家嘛。我还时常会管负责摄像的斋藤孝雄叫“孝仔”呢。虽然他已经60了,我们从小就认识了。只不过当初的那个“孝仔”已经变成一个摄像师了。

宫崎骏:

摄像师助手好像也是那位孝仔先生亲自……

黑泽明:

对,是他自己选的。等那位助手出师后,我也可以把他叫过来担当摄像师。他会逐渐成长起来的。只要我开口,大家就会赶过来。我还会提前通知他们说:最近随时都可能开始,所以你们要早点把手头的工作处理一下。不过我每次的准备都进行得十分严密,所以准备期就十分长。因此即便是迟了,也来得及再加入进来。一般的影片都没有什么准备期,于是拍摄进度就被拖得非常慢。如果事先准备好的话, 拍摄工作很快就可以完成了。因为各部分内容已经确定下来,排练也进行得非常充分。

宫崎骏:

过去电影公司还十分财大气粗的时候,大家还可以为自己想拍的电影和电影公司作斗争。当初电影公司还景气时,即使费用超出了预算,工作进行得一团混乱,电影公司还是会一边发牢骚“哼,真没办法呀”,一边出钱给我们。

黑泽明:

是啊,我当初拍《七武士》的时候拖了很久呢。我预料到他们中途会命令“停止拍摄,就到此为止吧”,所以最后的合战场面就跳过去一点也没拍。结果正如我所料,东宝发话说:“把拍摄好的内容制作一下,给我们看看。”我回答说:“可重要的部分全都没有拍呢。”他们说“没关系,先让我们看一下。”“可现在已经是二月份了,如果这两天下雪的话,又要延期拍摄了。进度会更紧张,这样也没关系吗?”他们说:“反正你拿来就是了。”一个礼拜后我们把样片做好了,拿给他们去看,看着看着,就到了菊千代跑上房顶的那场戏,先是“咚”的一声,然后是“哒哒哒滴哒哒——嗒嗒——嗒嗒嗒当——啪嗒啪嗒啪嗒——然后菊千代喊“来了,他们来了。”然后“啪”的一下画面就没了。于是负责人就问“后面的那部分呢?”我就说:“哎呀,不是早说了嘛,后面全都没拍呀。”结果大家被召集起来开始商量对策。

宫崎骏:

负责人一定很头疼吧。

黑泽明:

后来他们就对我说“就照你的意思拍吧”。这时大雪业纷纷扬扬地开始下了起来。工作人员全都笑着说“你看活该了吧”。然后跑到我家通宵喝酒,当时雪积得很瓷实。我们拜托消防队用水来化雪,结果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那里本来就是乡下,这种化雪方法让路面变得泥泞不堪。所以最终才能造成如此强的画面冲击力。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花钱的时候既需要头脑又需要才能”。

宫崎骏:

的确是这样呢。

黑泽明:

钱这东西要想花得有意义实在太难,它并不是用来打水漂使的。为了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大家就必须付出十分辛苦的努力。首选,布景如果做得不好的话,演技也难以发挥出来。因为感受不到真实的气氛,即使在排练时竭尽全力。也无法把状态带到拍摄现场去。如果布景做得好,“污迹”加工得好,那么真实感自然就会出来。演员也很容易地融入到影片氛围中,找到自己的状态。我很喜欢《龙猫》里的那辆猫巴士,挺有意思的。

宫崎骏:

谢谢啊,真是……

黑泽明:

由于所拍电影的形式限制,我根本拍不了那样的内容,所以真的很羡慕呢。

《龙猫》剧照

宫崎骏:

可能是在城市长大的缘故吧,小时候战争刚结束。总会听到这样的议论“日本是个贫穷的国家,已经不可救药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带着这样的思想看日本的。结果出国后才第一次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日本的自然风光。开始做动画后,基本都是以外国为舞台的。所以就决心做出一部以日本为舞台的作品。于是《龙猫》就诞生了。我很想试着做一次古装历史剧,可是难度太大了。因为我根本不懂古装历史剧。

黑泽明:

我之所以觉得古装历史剧有意思,并不是因为它是古装历史剧,而是里面描写的那种必须要对主公效忠的伦理思想。这种东西实际上就是进入德川时代后,为了保证自家的安全而设立的制度。真正的战国时代其实是很自由的。即使只是个家臣,只要认为“这位主公的做法不对”,就完全可以平心静气地换一家效忠。正因为是这样的时代,才会出现像秀吉这样的人吧。那时的思想其实很自由的,没有什么必须忠君爱国、必须对主公绝对忠诚的规定。如果觉得主公不对的话,只要“哼”一声走掉就可以了。如果能写出这样的故事我认为一定很有趣,因为确实太自由了。英国人不是经常会对莎士比亚进行改编嘛。像麦克白这样的人在日本也有,性格非常相似。所以说不定日本的故事也能很顺利地改编成莎士比亚呢。不知道将莎士比亚改编成古装历史剧又会是什么样?应该有很多可以改编的故事吧,一定很有意思,你觉得呢?

宫崎骏:

唉,这个嘛……还是应该从那个时代吃些什么,穿些什么入手才行吧。

黑泽明:

但这些在文献上都有记载啊。越是古老的东西越是好找。比如计划书之类的东西。

宫崎骏:

室町时代的也有吗?

黑泽明:

室町当有有了。虽然室町也是不错的时代,但我还是更喜欢镰仓……

宫崎骏:

到南北朝时就分崩离析了吧,也就是《太平记》所记载的时代。当时到底发生过什么并不十分清楚,我对那个时代非常感兴趣呢……

黑泽明:

是啊,一旦年代变得久远,就会有很多无法了解的事。如果是有关平家的东西,倒是非常完整地被保留了下来。

宫崎骏:

平安朝末期的京都据说景象十分凄惨,《方丈记》里也记述了当时尸横遍野,到处是饥荒、火灾和地震的景象,去了趟福原后,慌慌张张地赶回家,却发现房屋已经被洗劫一空。当时夜盗也好像十分猖獗呢。

黑泽明:

在拍摄《罗生门》时,我对这部分情况也进行了解。同时觉得很有意思呢。

宫崎骏:

《罗生门》是我小时候看的,当时觉得很恐怖。话说回来,我小时候看电影,会感叹生存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比起快乐的影片来,还是那些描写生活艰辛的影片更容易被我记住。

黑泽明:

芥川(龙之介)先生的小说所描写的故事中,有很多都是以那个年代为背景的,而且都十分有意思。比如《鼻》这样的作品,之后他还描写了有关夜盗的故事。以及《罗生门》这样的故事,《罗生门》和《竹林中》(电影《罗生门》的原著)不同,讲的是一个老婆婆盗取在罗生门二楼死去的女性头发的故事。

宫崎骏:

电影中描写的时代范围好像变窄了吧。

黑泽明:

对,最大的问题是,虽然你很想拍跟那个时代有关的故事。却总是苦于找不到外景地。

宫崎骏:

因为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和高压线吧。

黑泽明:

过去的斑鸠宫周围是一片杉树林,里面有足够让一人环抱的粗大树木。正因为有它们才能建造出那样的建筑来,可如今这些东西都消失了。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这次拍摄《一代鲜师》时,当时那个年代的洋装和西服都可以在服装间找到,但是全部都不能穿,因为大家的身材比那个年代的人要高大。但我也见过桶狭间之战时的盔甲,个头还是很大的。看来战国时代的人的确十分高达呢。

宫崎骏:

到江户时代就变矮小了。

黑泽明:

在德川的三百年时间里人们的体格都变差了。我在感叹其变化之大的同时,也注意到从昭和初期到现在这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变得同样非常巨大,这样一想就豁然开朗了。现在的人根本穿不下当时的那些衣服。我们只好寻找旧布料,用旧式手法全部做了一遍,真是很辛苦呢。

宫崎骏:

是这样啊。对我来说,古装历史剧就是那种只能在它周围绕圈始终都无法接近的东西。因此被问到“接下来做什么”时,虽然我总是回答“古装历史剧”,但却已经连续十年没有实现了。

黑泽明:

《七武士》也是啊,一开始本来想描写的是某位武士的一天。不过首先苦恼的就是你刚才说的那些东西。比如早上起来要吃什么,来到江户的话要去哪些地方,做些什么事儿啊,晚饭在哪吃啊等等……全是这种非常琐碎的问题,可由于无法找到资料进行考证,所以根本写不出剧本来。苦恼之余,我便拜托脚本家桥本忍君帮我调查,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相关资料。正如刚才所说,越是古老的东西就越容易查到资料。而江户时期的资料却反而查不到了,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们查到了这样一段记载:某个村子为抵御野武士的袭击而雇佣了几位武士,结果最终只有这个村子躲过了袭击。于是我们决定“就拍这个吧”。然后就凭借自己的想象写出了剧本,因为那段记载实在是太短了。写出来觉得很有意思,制片人问我“片名是什么”,于是我写下了“七武士”这个名字。结果他马上说“不错呀,就定这个名字了”。

宫崎骏:

是啊,那些总起不出名字的影片肯定是有问题的。

黑泽明:

不过这次给《一代鲜师》起名就苦恼了很久呢。一开始想出的名字都生硬而古怪。每天都会想很多名字但都不合适。最后我破罐破摔说了句“还不行呢”(《一代鲜师》的日本原名直译),结果我儿子(黑泽久雄)说“感觉不错啊”。

宫崎骏:

是啊。

黑泽明,1910年出生于东京。首次担当导演的作品是《姿三四郎》,此后执导了《罗生门》《生之欲》《七武士》《用心棒》《影武者》等数不胜数的名作,成为世界范围内电影人所憧憬的对象。黑泽明是使日本电影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导演,也是日本近代电影史的重要人物,被誉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1990年,80岁高龄的黑泽明在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1998年获得日本每日电影奖终身成就奖,88岁时逝于东京,荣获国民荣誉奖。

宫崎骏,1941年出生于东京,享誉动画界的巨匠。1963年进入东映动画公司开始从事动画师的工作,得到《未来少年柯南》监督的职位。在制作了动画《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以后,连续创作了多部剧场版动画片。其中《天空之城》《龙猫》得到了高度评价。《魔女宅急便》《红猪》更是创下了当时的动画票房收入纪录。2003年,宫崎骏的代表作之一《千与千寻》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他的另外两部作品《起风了》与《哈尔的移动城堡》也曾获得奥斯卡提名。2014年,73岁的宫崎骏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宫崎骏40年原画手稿赏析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条评论

评论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 2025 yingkutv.vip  E-Mail:984484000@qq.com  

观看记录
    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 在线短信轰炸机|免费短信轰炸机|云呼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免费短信轰炸机 云呼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电话轰炸免费 免费电话轰炸 在线电话轰炸 电话轰炸机2021 免费短信轰炸 免费电话轰炸 永久免费轰炸 呼死ni在线试用 短信轰炸机 在线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电脑短信轰炸机 软件破解免费使用在线试用 在线云呼 云呼网页版 呼死ni网页版 呼死ni破解版2021 云呼免费 云呼破解版 云呼网页版 云呼轰炸 三网机主 支付宝机主 查档狗 婚姻记录查询 云呼官网|呼死ni|稳定的极速呼叫系统 云呼官网 呼死ni 稳定的极速呼叫系统 短信轰死你在线试用 轰死你在线试用三分钟 轰炸机在线试用 试用3分钟轰炸网站 轰炸网站试用 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在线短信轰炸机 免费短信轰炸机 呼死你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免费电话轰炸 免费轰炸机 轰炸系统免费版 轰炸免费网页版试用 电话呼炸机免费版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呼死您软件在线试用|云呼试用三分钟|云呼网页版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 呼死您软件在线试用 云呼试用三分钟 费电话轰炸网页版|免费短信轰炸|免费轰炸手机|手机免费轰炸|电话轰炸免费 费电话轰炸网页版 免费短信轰炸 免费轰炸手机 超级云呼 呼吧云呼 爱酷云呼 最牛云呼 极速云呼 专业代呼 电话代呼 云端呼叫服务平台 云呼首页 云呼网页 云呼网页版 领先的极速追呼系统 云呼网页版 电话云呼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 云呼试用三分钟 米酷CMS影视 米酷CMS源码 免费影视源码 影视源码免费 免费轰炸机|短信轰炸机免费|免费短信轰炸机|免费电话轰炸|轰炸机免费版 免费轰炸机 短信轰炸机免费 免费短信轰炸机 免费电话轰炸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 云呼网页免费版 云呼网页版 云呼在线试用 爱酷云呼 呼吧云呼官方 安卓云呼 大嘴巴子云呼系统 极速解析 极速影视解析 vip视频在线解析 极速无广告视频解析 永久免费轰炸电话网页版 轰炸自助下单网站 短信网页在线轰炸 号码轰炸机免费版 试用3分钟轰炸网站 永久免费轰炸电话网页版 短信轰炸机网页 在线短信轰炸机 免费短信轰炸机 云呼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云呼破解 呼死你软件破解版 短信轰炸机app 云呼 2021 免费电话轰炸 电话轰炸免费 短信轰炸免费 免费短信轰炸 免费呼死你 呼死你免费 #20320;软件破解版 呼死你app 三网定位 三网机主查询 全家户籍查询 名下手机号查询 免费网站源码 网站源码免费 苹果cms免费模板 免费影视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