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力推的《F1:狂飙飞车》,是否值得你买票走进电影院

Apple 力推的《F1:狂飙飞车》,是否值得你买票走进电影院

为什么要拍一部《F1》大电影

F1,Formual 1,一级方程式大奖赛。

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赛车运动,代表了人类在一定规则(方程式)限制下,人类汽车工程与驾驶技术的巅峰综合实力。

也正是因为复杂的规则,让 F1 的门槛一直很高,新入门者理解不了为啥车都长的一样,理解不了最顶级的赛车为啥要中途换胎加油,理解不了为啥老是超不了车,理解不了为啥饮料厂还能和汽车厂一起比赛……

所以,在美国自由媒体接手 F1 之前,F1 赛事已经式微很多年了,不仅一直拿不下人均汽车保有量最多也是体育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市场(美国人更喜欢看简单高速绕圈圈的印第和纳斯卡赛车),收视率更是节节攀低,在小周进场之前央视拿着免费版权都懒得播。

F1 不是没想过改革。引入夜赛、街道赛增加赛道花样,譬如把检测底盘高度的木板换成钛合金好让赛车可以火花四溅,以及引入 KERS 和 DRS 系统来增加超车等。


但最后影响最大的却是围场肥皂剧——网飞出品的「纪录片」《Drive to Survive》,目前已经出品七季,豆瓣前三季评分分别高达 9.5、9.2 和 9.1,全球有超过 680 万观众观看。不得不说,美国人在体育营销上确实有一手。

片中绝大多数的冲突和戏剧张力都是依靠剪辑实现的,但的确吸引了许多路人。根据 Nielsen 的报告,该系列纪录片上线后,美国观众对 F1 的兴趣显著增加,收视率提升了 40%,连 F1 在美国的分站都增加到了 3 站。


一个小小的纪录片都有如此效果,那受众面更广的大银幕不得上天了啊。好莱坞和 F1 一拍即合,在 2021 年立项开拍,由《壮志凌云 2》的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执导,布拉德皮特主演,F1 七冠王汉密尔顿也是制片之一,最后由财大气粗的 Apple 花了 1.3 亿美元收购发行权。


四个理由告诉你《F1》大电影好看在哪

在一片大好的前景中,《F1》大电影拥有了别的赛车电影没有的天然优势。

赛车实拍影片方在一辆 F2 赛车上装上了 F1 赛车的外壳,并由索尼和 Apple 开发了许多特种摄像头实景拍摄了许多车内第一视角、车底视角、两车之间的视角等等,带来了全程的实拍场面。


图片来自网络

而且在 IMAX 荧幕中画面拉满,导演把《壮志凌云 2》的速度感从天上搬到了地面,视觉冲击力极强,尤其是最后第一视角在赛道上疾驰时,是真实看比赛都无法比拟的冲击力,非常值得一个 IMAX 激光或者杜比影院观看。

多场比赛中现场实拍

影片方在 2023 年出现在了多场比赛中,包括真实搭建了围场中的车队中心、P 房和指挥室,并且出现在练习赛间隙上场实拍,在英国大奖赛等还和真实车手一起出席了赛前巡游、合影,还驾驶赛车一起跑了真实的暖胎圈,在影片设定与现实同步的最后一站阿布扎比大奖赛正赛颁奖结束后还留下了 F1 车手和观众一起补拍了最后的颁奖情节,就好像真的多了一支参赛车队一样。


图片来自网络

包括 F1 赛事方和奔驰车队以及汉密尔顿的协助

由于有主办方的支持,才能有那么多特权在围场内拍摄如此多的镜头,同时也有奔驰车队和醉心娱乐圈的汉密尔顿支持才让电影拍到了那么多的 drama 情节,尤其是和汉密尔顿相关的几个,也算是自黑?


图片来自网络

顶级的音效

影片由汉斯·季默操刀配乐,这就不用多说了,此外音效绝佳,许多人喜欢赛车的原因就是痴迷于仙乐般的引擎轰鸣声,作为国内少数近距离体验过 F1 赛车引擎轰鸣声的人表示,在 IMAX 影厅里那轰鸣声不亚于当面踩油门,如果还是当年 V10 该多好。

但是拥有优渥条件的《F1》在正式上映后评价两极分化严重,一方面被许多 F1 粉丝的唾弃,纷纷表示完全是科幻片,另外在豆瓣开分就有 8.5 分的高分。

作为一个二十多年的 F1 老粉,我的评价是:好看,但你得把电影和现实区分开。


五大争议让 F1 车迷无法接受

这是一部标准的美国体育梦的电影,把 F1 换成篮球、足球、橄榄球都成立,内核完全是一样的。我从开场就能猜到中间冲突和最后结尾,甚至反派出场我就知道大概率就他了,就赛车故事而言,剧情更好的是《Rush》和《Ford vs Ferrari》。

但是编剧团队做了大量的功课,甚至可以说是深刻的理解了这项运动中的一些潜规则,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制造足够戏剧冲突,将 F1 近三十年的标志性事件浓缩并融入电影设定的短短一个赛季中,于是许多「硬核」F1 粉丝就表示不满了,觉得侮辱了这项运动,这也是主要的反对点。

这毕竟是电影,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需要一些合理化的改编,逻辑上能说的通就行,就像是漫威宇宙里美队那么强是因为打了药,而不是抗战剧立足现实却能手撕鬼子。你理解为平行世界即可,就像《What If》 ,片中几乎所有的赛车相关情节都是有历史原型的,现实中横跨三十年的事件被极其微小的概率融合在了一年的电影世界里,以下我根据记忆简单梳理一下。

争议点一:垫底车队能触底反弹吗?

首先就是争议最大的垫底车队能否跻身领奖台甚至勇夺分冠,答案是有可能的,虽然概率极低。在 23 赛季前半年,迈凯伦车队就是积分垫底,赛车缺乏竞争力,而在夏休期过后,车队突然就展现出了极大的竞争力,不仅拿到了积分,并且在日本大奖赛拿到了领奖台二三位,并且在卡塔尔大奖赛冲刺赛夺冠,上演了超级逆袭,24 和 25 赛季更是可以竞争总冠军。


23 到 24 的车队积分变化

所以垫底车队逆袭是有可能的,只是不太可能出现在小车队上,F1 里的工程师都是世界一流人才,有时候只是缺少一些机会,而大车队的资源更丰富,人员更多、试错几率更多,有时候一些奇思妙想就可以完全改变一辆车,比如双层扩散器,这个我们后面谈。

不仅是迈凯伦,奔驰、法拉利、威廉姆斯都上演过低谷逆风翻盘,再极端一点就是 2009 年的布朗车队,把一个差点倒闭的车队带上了总冠军的位置。电影中展现的虽然是一只垫底车队,但是从车队总部、奔驰提供引擎,还有反派后期画大饼以及中间老板签支票的场景看,车队不算很穷,背后的母公司并不缺钱,假设是研发出了类似双层扩散器这样的特殊结构让速度飞升,后期加大投入最后拿下分站也不是不可能。

争议点二:车手小动作真的有用吗

争议最大的另一点是皮特饰演的海耶斯经常通过赛道上小动作引发安全车出动,让比赛速度下降从而趁机进站换胎和降低前车差距。这点的确是夸张了。首先即使是 F1 车手,也很难精准地控制撞车时只掉落前鼻翼或者爆胎,在两三百的时速下,一不小心就是双双上墙,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维斯塔潘和舒马赫也没少干这事。

此外,F1 车手们也是有驾照的,也是会扣分的,就在电影上映的当口,卫冕冠军维斯塔潘的驾照分就因为各种鲁莽驾驶只剩一分了,一不小心就会失去上赛场的资格。片中海耶斯的几次碰撞大概率是会被处罚的,制片方也清楚这点,虽然没有加入驾照分,但也明确地展现了 FIA(国际汽联,F1 赛事的规则制定和管理方)问话和处罚末尾发车的场景,姑且就算是强行圆吧。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事实上现实比戏剧更加夸张,影片中海耶斯是通过碰撞掉落前鼻翼引发安全车,但现实中即使是真的掉落了,一般也是区域黄旗,无法 100% 引发安全车,要引发安全车,那就得是严重撞车。

2008 年首届新加坡大奖赛,也是首个夜赛,更是狭窄的街道赛,雷诺车队的车手小皮奎特撞上了 17 弯护栏,迫使安全车出场。让从第 15 位发车的队友阿隆索能够提前进站换胎,并在随后获取优势以赢得比赛。而后由于小皮奎特没有得到续约才将这份丑闻曝光,随后引发了车队领队终身禁赛(后来又推翻了现在又回来了),雷诺推出 F1(现在也回来了),受伤的只有 1 分钟世界冠军马萨。


图片来自网络

争议点三:离开赛场三十年的车手还能夺冠吗

这点其实几乎不可能,虽然片中铺垫了海耶斯还活跃在纳斯卡等赛场,但实际上作为最高级别的 F1,淘汰车手去纳斯卡和勒芒耐力赛也是可以降维打击大杀特杀的,反之几乎不可能。

何况 F1 五年左右一换代,新周期下的赛车可能和之前天差地别,冠军车手都可能突然不会开车了。另外按年龄算,阔别三十年怎么也得五十上下了,现代 F1 里最年长的阿隆索也就 43 岁。

我们只能理解为美好的童话吧,事实上,复出也是有原型的,主要应该是参考了 2007 年世界冠军莱科宁。莱科宁在 09 年由于没有合适的位置而短暂退出 F1,去了参加 WRC 比赛,而后在 2012 年重返路特斯车队并为车队夺得历史首个分站冠军,与电影里的情节很像。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参考可能还有 2006 年退役、2010 年复出的车王舒马赫,2018 年退出、2020 年回归的阿隆索,以及 1979 年退役、1982 年复出的尼奇劳达等。

争议点四:为何老车手能迅速取得车队信任

因为在 F1 里,有调车经验的老车手就是个宝,这批车手主要是二十世纪出的,他们开始开赛车时都是原始的机械赛车,没有现代赛车如此多的传感器和电控设备,更多是实车测试而不是开模拟器,需要和机械师沟通如何调车,其中阿隆索、舒马赫都是佼佼者。

新入场的车队尤其喜欢老带新车手搭配重要原因就是如此,阿隆索在 2007 年拒绝和队友汉密尔顿分享调车数据后导致后者后半赛季崩盘,奔驰车队的王朝也离不开舒马赫复出那几年的调车能力。小周在今年被 37 岁高龄的霍肯博格顶替位置一方面是因为明年新老板奥迪需要霍肯博格的德国户口本,另外也是需要他的调车能力。

影片开场试车情节就展现了这点,新人车手 JP 在试车结束后面对技术总监的问询只能吐槽:「你们在车上装了一万个传感器却问我车哪有问题?」而只开了两圈的海耶斯却能精准的说出车在第几弯第几弯分别有什么问题。

争议点五:完全错误的情节设置

首先是海耶斯阔别多年后有没有资格参加 F1,如今 F1 不再是当年随便就可以参加的赛事了,需要在三年内参加 FIA 旗下比赛获得 40 分驾照分才行,影片中开场赢得的纳斯卡冠军有 15 分,理论上有可能够资格,加上前面分析影片有意忽略驾照分,这点可以姑且算过。但是参赛前需要参加体检是必须的,所以片中海耶斯事故后才发现身上旧伤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其次最后一场中,海耶斯没有参加排位赛是不能参加正赛的,不参加练习赛还可以特批参赛,但是没有排位成绩是绝对不允许的,只能认为是为了节奏紧凑给忽略了。

还有最后颁奖时为了呼应开头没有参加纳斯卡颁奖,海耶斯把车手奖杯让给了老板朋友,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车队也有奖杯,完全不需要。


图片来自网络

真车迷才能看懂的二十个彩蛋

以上是对影片中最大的几个争议点的分析,其他一些争议点就不过多分析了,以下再分享一些老车迷能看的感动的彩蛋,由于拒绝屏摄,就不放影片和历史对比了。

懒惰的车手

影片开场就是工作人员敲海耶斯房车门说:还有 5 分钟。我合理怀疑是在内涵 2007 年世界冠军莱科宁,2001 年的天才车手莱科宁登陆F1,在索伯车队的首场比赛开场前 5 分钟还在睡觉,但是处子秀就拿到第 6——天才的放荡不羁啊。后来大家也对他发布会打瞌睡、比赛时吃梦龙、年度颁奖喝多了见惯不怪了。


图片来自网络

愤怒的车手

海耶斯在上场后通过一些小伎俩超越了领先的宝马并迫使对手冲出赛道,随后在维修区对手挥舞着拳头冲了过来,最后被拉开。虽然不是 F1,但却是车王舒马赫当年真实发生过的事。

在 1998 年比利时大奖赛,法拉利的舒马赫和迈凯伦的哈基宁竞争总冠军,哈基宁积分领先但在比赛中爆胎退赛,舒马赫在大雨中领跑,在套圈哈基宁队友库特哈德时库特哈德突然减速导致舒马赫追尾造成严重事故。退赛后的舒马赫跳出赛车就冲向了迈凯伦维修区,和电影中如出一辙。如果没有这次事故,舒马赫将在赛后反超哈基宁,也许在法拉利的王朝会更早到来。


图片来自网络

勤奋的车手

有个情节是 JP 问车队的首席技师海耶斯什么时候来的,对方回答说:「来得比我早,也来得比你早 。」这也是当年舒马赫刚去法拉利时的故事。1996 年,两届新生世界冠军舒马赫破天荒的签约了落魄老牌劲旅法拉利车队,在第一次测试的时候,舒马赫就第一个到,在懒散的意大利人终于到了之后舒马赫说了一句:「如果你们想赢得世界冠军,就要早一点到。」


有凝聚力的车手

影片中海耶斯在加入车队后,与车队技师谈心,鼓励团队,带领团队一起跑步请吃早餐等,将车队氛围变得很融洽。而这也是当年舒马赫去到法拉利后做的,他甚至包了一辆冰淇淋车到赛道给工作人员解暑。这也是为何同为7届世界冠军,会认为舒马赫实力强于汉密尔顿,因为那支法拉利真的是他一手打造起来的。


图片来自网络

换胎天团

影片中三次展现了车队技师在换胎时的失误导致车手丢掉位置,其中主队两次,法拉利一次,这都不是影射了,直接明黑啊。这也的确是法拉利和法拉利小弟索伯的老毛病了,法拉利换胎失误的梗图一搜一大把,什么刘翔夺冠了法拉利还没换完之类的,作为法拉利半个子队的索伯也没好到哪去,小周在车队里没少被坑,我看的是提前场,几乎都是 F1 车迷,这几个镜头出现时可谓是欢声笑语一片。


图片来自网络

Plan C

影片中为了展现海耶斯对比赛的理解能力,以及一些小把戏带来的戏剧冲突,增加了主流 AB 两套策略外的 Plan C。但是经常看 F1 的观众都知道,Plan C 可谓是法拉利的基操了,由于近年车不太好,加上前面说的经常在换胎时整活,导致法拉利经常被迫启用 Plan C。

此外许多车迷觉得海耶斯一边比赛一边制定策略太夸张,但这也是法拉利车手的基操。从阿隆索到莱科宁维特尔,现在的勒克莱尔和汉密尔顿,哪个没有自定策略过?虽然F1里有大批的策略组人员用电脑模拟各种情况得出最优策略,但实际比赛时不如车手灵机一动也是常事。


图片来自网络

伟大的升级

片中赛车从垫底到可以抢积分到最后拿下分站,有个重要的原因是增加了一个扰流器一样的东西,可以在弯道和跟车时更有竞争力,虽然实际情况是垫底赛车大概率是跟不上前车就无从说起利用前车乱流了,而且这种设计很容易被对手 copy。但这应该是在影射 2009 年的双层扩散器。


2009 年本田和布朗车队的日本工程师发现了 FIA 规则里有个漏洞,在尾椎下部和传统扩散器上部,扩展出新的空间,实际用途等于加大了扩散器的输出口,也就是俗称的双层扩散器,可使赛车每圈快上 0.5 到 1 秒。也正是这个秘密武器让布朗车队在本田因为经济危机退出 F1 后即使是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也最后夺得了 F1 总冠军,而后卖给奔驰成就了后来的奔驰王朝。

这个故事非常励志,可以去看看相关纪录片。


图片来自网络

惊天大翻滚

影片中 JP 在意大利蒙扎赛道由于没有听取海耶斯的建议在最后一弯超车,提前动手导致车辆腾空翻转出赛道并引发大火,这个事故融合了多个 F1 故事,首先强烈翻滚就是我们的中国首个 F1 车手小周——周冠宇。

2022 年英国银石大奖赛,首年参加 F1 的周冠宇取得第 9 的发车位,并且是他熟悉的银石赛道,有机会取得好名次,但在第一圈就被拉塞尔撞到以 200 多的速度翻转飞出赛道,事故非常严重,甚至导致比赛暂停,好在赛车安全措施到位,没有伤害到车手。


图片来自网络

惊天大火

上面提到的事故在影片中是引发了大火,JP 差点命丧大火。现实中小周的事故并没有引发大火,引发大火的有两位,一位是之前提到的尼奇劳达,1976 年的纽博格林大奖赛上劳达的法拉利赛车失控撞击后起火,劳达被严重烧伤并毁容,电影《Rush》就是讲的这个故事。

另一起是 2020 年巴林大奖赛的格罗斯让,影片中的影像动作主要来源于这次事故,赛车在首圈发生失控后撞穿赛道的防护墙,赛车前部完全解体并燃起大火,他在大火中燃烧了 28 秒后,在工作人员协助下翻越护栏,顺利走入救援车安全逃出。


图片来自网络

舍生救人的队友

不同于现实中是赛道安全员和安全车组拯救了格罗斯让,影片中改为了海耶斯路过停车冲去拯救队友,这段是取自车神塞纳的故事。在 1992 年比利时大奖赛中赛车手科马斯的赛车撞向护栏,科马斯陷入昏迷,塞纳发现后立刻停下车并从赛车上跳了下来,冒着赛车可能爆炸的风险关掉了科马斯赛车的引擎,并帮助救出了科马斯。

为何车手和车迷都热爱并怀念塞纳,就因为他除了非凡的驾驶技巧,还有伟大的人格。

火中归来的英雄

影片中 JP 在大火后休养了三场比赛后复出,现实中同样取自尼奇劳达和格罗斯让,在大火中,劳达仅缺席两场比赛就复出继续争夺总冠军,虽然最后失之交臂,但仍然非常值得钦佩。而手臂烧伤等细节则是取自格罗斯让,只是格罗斯让恰好在赛季末,且没有新合同,最终转战印第赛车,没有在 F1 中上演归来。


图片来自网络

戏剧性的队友撞车

影片中,JP 面对海耶斯想超车时态度强硬,最后两人双双撞车退赛引发了赛后两人的剧烈冲突,现实中队友之间的碰撞也是屡见不鲜了,一般都发生在争冠队伍中,毕竟队友才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本片制片人汉密尔顿在 2016 年与队友罗斯伯格在西班牙大奖赛发车第一个弯角的惊天碰撞了。

彼时青梅竹马的两人已经在总冠军的争夺中杀红了眼,谁也不让谁,最后双双出局,直接结果是丢掉了当年总冠军,还成全了维斯塔潘的史上最年轻分站冠军,间接为自己造就最强竞争对手,丢掉了第八冠。


图片来自网络

这次碰撞的影响力太大,如今已经成为赛事记者的罗斯伯格还经常在现场被这段视频拷打。其他有名的队友碰撞也很多,2007 年汉密尔顿和阿隆索、2010 年韦伯和瓦特尔、2011 年汉密尔顿和巴顿、2014 和 2015 年罗斯伯格与汉密尔顿(怎么老是你),以及最新上一站迈凯伦亚斯特里与诺里斯的碰撞。

若即若离的队友关系

影片中两人的队友关系从一开始的剑拔弩张到最后的相互配合是非常理想化的,在争冠队伍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除了前面说过的青梅竹马最好朋友的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因为争冠撕破脸,连两个老好人和好朋友维特尔和莱科宁也因为队内竞争有些许裂痕。

我感觉影片中更多是在影射 2007 的阿隆索和汉密尔顿,一个驾驶技术高超、经验丰富、人际关系融洽的年长新来者,一个是新出茅庐未来可期待的时间更久,前期年长车手用经验帮助了年轻车手许多,只是和影片不同,现实中两人最后分道扬镳,倒是在多年后的现在两人多了许多惺惺相惜,不知道影片是否是汉密尔顿自己对过去的另一种美好愿景。

车队里有坏人

影片中反派为了让董事会不再支持车队,通过泄露车队机密资料给 FIA 让车队的新部件无法使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除非是买通高级技术人员,否则无法获得技术机密,但都买通高级技术人员也就不需要通过泄露机密这种手段了。

为何是几乎呢?因为现实中真的发生过机密泄露,对,戏剧要讲逻辑,现实不用。

2007 年,就是之前提到过的汉密尔顿和阿隆索闹翻的那年,迈凯伦的车竞争力强的一个原因是法拉利性能主管斯特普尼因为职务变动对法拉利不满,向迈凯伦时任首席设计师考夫兰泄露了 780 页的机密资料。

而这件事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是考夫兰让他的妻子复印资料,而她选择了迈凯伦总部沃金旁的一家复印店,而这家复印店的老板是法拉利车迷,他发现了端倪通知了法拉利才将这起事件暴露。

就,世界真的是个草台班子。


图片来自网络

F1 小火车

影片中海耶斯为了帮助队友,通过降低车速将大量赛车压在身后无法超车,从而让队友获得了一次进站时间。现实中在蒙扎这样的高速赛道很难发生,但在摩纳哥这样难以超车的赛道是可行的。

就在今年的摩纳哥大奖赛上,威廉姆斯的赛恩斯(就是 JP 在酒吧被美女搭讪要求介绍的那个)和阿尔本轮流阻挡身后的车手,以让另一辆车能拉开差距进站,最后威廉姆斯双双获得积分,可谓是电影照进现实了。这个手段虽然不违规,但有一些违反体育精神,所以赛后威廉姆斯领队詹姆斯向被阻挡的奔驰领队沃尔夫道歉。


图片来自网络

队友挡拆

影片最后一站时,两人的默契度和配合达到高峰,相互为对方做挡拆,以让对方能够追近,为最后夺冠打下基石。而这也是有现实原型的,很不幸,最有名的两次还是那个男人——汉密尔顿,这制片当的。

2021 年匈牙利大奖赛汉密尔顿由于轮胎失误从第一掉到队尾,在凭借赛车性能疯狂超车后碰到老对手兼队友的阿隆索,而此时领先的就是阿隆索队友奥康,为了帮助奥康争取时间,阿隆索通过教科书的防守阻挡了阿隆索 17 圈,让汉密尔顿没有机会追上奥康,从而让车队拿到了分站冠军,阿隆索则获得了最佳车手和「defend like a lion」称号。

另一次是 2021 年的阿布扎比,换胎后的汉密尔顿遇到了没有进站的佩雷斯,佩雷斯通过精妙阻挡汉密尔顿,不仅极大的消耗了汉密尔顿的新软胎,更是让身后的维斯塔潘有机会追进,为最后的翻盘赢得总冠军奠定了基础,佩雷斯也喜提称号「absolute animal」 。


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挡拆还有配合

影片中两人两次出现配合,一次是蒙扎,一次在最后关头面对汉密尔顿时相互配合,让队友获取尾流从而拥有更快的速度,现实中也发生过,还是上面的佩雷斯阻挡完汉密尔顿后维斯塔潘也追了上来,佩雷斯顺势为维斯塔潘带了一波尾流,让他更快的追上了汉密尔顿。


图片来自网络

三圈决胜负

影片最后三圈时海耶斯撞车引发红旗,勉强开回维修区修好了赛车,同时因为排位赛没有进入 Q2,有一套新软胎才能在最后拼冲刺赢得冠军,现实中很难在短暂红旗里修好赛车,但最后三圈决胜负是真实发生的,还是他。

2021 年阿布扎比虽然维斯塔潘一度追到了汉密尔顿身后,但也无法超过,直到倒数第五圈拉蒂菲发生严重撞车引发安全车,而此时维斯塔潘进站换上软胎,安全车在 58 圈极具争议的决定下退出让比赛恢复,两人在最后一圈争夺冠军,最后维斯塔潘利用软胎优势超过汉密尔顿夺得该站冠军和年度总冠军。


图片来自网络

F1 的老熟人们

虽然这部电影本质上是平行世界中众多小概率事件的合集,是 F1 的《What if》,但在片中看到众多老熟人和场景还是非常让人高兴的。

首先是车队的总部是迈凯伦现实世界在沃金的总部,是F1里最具风格化和现代化的总部,也难怪选在那了。而影片中的风洞是威廉姆斯的风洞,就在影片热映的同时,威廉姆斯因为被发现外借风洞受到了 FIA 的调查,看他们是否在拍摄时偷偷测了自己的车。

然后片中出现的人物除了车手们,许多也都是真实的,开篇在总部外采访的记者是 F1 官方记者 Will Buxton,对海耶斯撞车不满的「英语老师」。新闻发布会上还有法拉利领队瓦塞尔和迈凯伦的老板扎克布朗,赢得比赛后向车队祝贺的是现任 F1 的 CEO、前法拉利领队多梅尼卡利,向 JP 抛出橄榄枝的是奔驰车队老板托托沃尔夫,他是经常干挖墙脚这事的。


图片来自网络

不是彩蛋的彩蛋

片中 JP 在休息室里的镜头时背景一直有辆公路车,和赛车迷同时也喜欢公路车一样,F1车手也喜欢骑车,阿隆索之前退役时还想成立车队来着,现在赛恩斯也是环法冠军波加查的骑车搭子,闪电还给他定制了个人涂装。

所以背景出现一辆公路车还挺合理的,开始一直只有轮胎和前叉,还一直在猜是什么型号,最后还是露出了真容——TREK Madone,标志性的洞洞太好认了,还是第七代,放在影射的 2023 年正是当年最火公路车。


图片来自网络

总结

《F1》本质是一部商业影片,用于吸引更多路人观众,非常俗套但是经典的励志故事,内核可以用在所有的体育故事中,完全解构之后和《飞驰人生》系列也没有本质的区别,有许多为了情节服务的桥段设计,甚至有些违背现实常理,但这毕竟不是纪录片。

编剧和导演团队用心深挖了 F1 历史中的精彩瞬间,除了上面提到的 20 处彩蛋,其实还有更多,包括大大小小融入细节的设计,比如当年困扰 F1 车手的「海豚跳」,还有赛车手与其他运动员不同的训练——练脖子和练反应,看到这些,真正的车迷应该是会心一笑而不是感觉被冒犯吧。


图片来自网络

不知道这部影片汉密尔顿作为制片人有多深入,在我看来,年轻的黑人车手 JP 就是汉密尔顿自己,影片两个车手就是对照组,是两代车手的不同成长路径,比如年轻车手更重视社交媒体,更喜欢科技训练,更喜欢开模拟器,最后 JP 成长为了开始讨厌的海耶斯,是否也是对如今年轻车手的一种建议呢?毕竟像维斯塔潘这样不参加活动匿名跑去开 GT 赛车的纯粹「汽车人」太少了。

对于影片的主要受众,那些不了解 F1 的观众来说,这部影片是非常值得去电影院观看的,故事情节的逻辑对于硬核车迷有些难以接受,但对普通观众是足够有说服力了,而且顶级的试听享受值得一张昂贵的 IMAX 激光或者杜比影院电影票。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条评论

评论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 2025 yingkutv.vip  E-Mail:984484000@qq.com  

观看记录
    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 在线短信轰炸机|免费短信轰炸机|云呼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免费短信轰炸机 云呼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电话轰炸免费 免费电话轰炸 在线电话轰炸 电话轰炸机2021 免费短信轰炸 免费电话轰炸 永久免费轰炸 呼死ni在线试用 短信轰炸机 在线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电脑短信轰炸机 软件破解免费使用在线试用 在线云呼 云呼网页版 呼死ni网页版 呼死ni破解版2021 云呼免费 云呼破解版 云呼网页版 云呼轰炸 三网机主 支付宝机主 查档狗 婚姻记录查询 云呼官网|呼死ni|稳定的极速呼叫系统 云呼官网 呼死ni 稳定的极速呼叫系统 短信轰死你在线试用 轰死你在线试用三分钟 轰炸机在线试用 试用3分钟轰炸网站 轰炸网站试用 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在线短信轰炸机 免费短信轰炸机 呼死你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免费电话轰炸 免费轰炸机 轰炸系统免费版 轰炸免费网页版试用 电话呼炸机免费版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呼死您软件在线试用|云呼试用三分钟|云呼网页版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 呼死您软件在线试用 云呼试用三分钟 费电话轰炸网页版|免费短信轰炸|免费轰炸手机|手机免费轰炸|电话轰炸免费 费电话轰炸网页版 免费短信轰炸 免费轰炸手机 超级云呼 呼吧云呼 爱酷云呼 最牛云呼 极速云呼 专业代呼 电话代呼 云端呼叫服务平台 云呼首页 云呼网页 云呼网页版 领先的极速追呼系统 云呼网页版 电话云呼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 云呼试用三分钟 米酷CMS影视 米酷CMS源码 免费影视源码 影视源码免费 免费轰炸机|短信轰炸机免费|免费短信轰炸机|免费电话轰炸|轰炸机免费版 免费轰炸机 短信轰炸机免费 免费短信轰炸机 免费电话轰炸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 云呼网页免费版 云呼网页版 云呼在线试用 爱酷云呼 呼吧云呼官方 安卓云呼 大嘴巴子云呼系统 极速解析 极速影视解析 vip视频在线解析 极速无广告视频解析 永久免费轰炸电话网页版 轰炸自助下单网站 短信网页在线轰炸 号码轰炸机免费版 试用3分钟轰炸网站 永久免费轰炸电话网页版 短信轰炸机网页 在线短信轰炸机 免费短信轰炸机 云呼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云呼破解 呼死你软件破解版 短信轰炸机app 云呼 2021 免费电话轰炸 电话轰炸免费 短信轰炸免费 免费短信轰炸 免费呼死你 呼死你免费 #20320;软件破解版 呼死你app 三网定位 三网机主查询 全家户籍查询 名下手机号查询 免费网站源码 网站源码免费 苹果cms免费模板 免费影视源码